国产91av视频在线-国产91av在-国产91av在线-国产91av在线播放-国产91chinese在线观看-国产91l在线播放

首頁 > 西陸國際 > 正文

抗戰烽火中的跨國特殊情誼

一封泛黃的回批信,在詹樸老人位于廣東汕頭老宅的花盆里塵封數十載。信紙雖已褪色,其上“愛國熱忱殊堪欽敬”等詞句卻清晰記錄著抗日戰爭期間泰國華僑華人向中國共產黨秘密捐款的感人故事。

馬來西亞檳城閱書報社孫中山紀念館,這里保存的南僑機工名冊上記載著一些年輕汽車司機和修理工的名字,他們放棄安穩的生活,為了向祖(籍)國運送物資而穿越重重危險。據統計,在全長1146公里的滇緬公路上,有1000余名南僑機工獻出了寶貴生命,平均每公里犧牲一人。

從海外僑批的捐款記錄到南僑機工的青春熱血,抗戰烽火中的跨國特殊情誼被人們永遠銘記。

海外僑批:三千公里的曲折匯路

僑批是海外華僑華人把匯往國內的錢款與家書合一的特殊郵件。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東南亞多地相繼淪陷,與越南一河之隔的廣西東興,成為當時中國沿海少數未被日軍封鎖的口岸。人們摸索出一條輾轉中越兩國運送僑批的曲折路線,這條路線后被稱作“東興匯路”,它連接東南亞與國內多地,全程超過3000公里。

南寧學院教授陳雄章介紹,1942年初,僑批經營者陳植芳發現東興郵局和銀行匯款至潮汕地區仍然通暢。這座邊境小城很快聚集僑批業、金融業和商旅業,有抗戰時期“小香港”之稱 。“東興匯路”不但運送大量僑批,還將海外愛國僑胞捐助的抗戰物資源源不斷運進國內,支援抗戰。